2023-11-29

李可染称自己的书法是“酱当体”

文/牛郎李可染先生李可染是著名的画家,他的画作在拍场频频创造高价,尤其是《万山红遍》系列的国画,曾过亿元成交。其实,不光是李可染的画作比较值钱,他的书法同样也很受追捧。在一场书画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一件《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书法作品拍出了293万元的高价。这件作品比起他的画作来说当然不算贵,但要知道这件作品只有9个字,这在当代的画家中已经算是很高的价格了。很多网友对李可染的书法有不一样的看法,认为他的书法线条臃肿,结构松散,既不精到也不雅致,透着一股俗气,更甚于一些网友将其书法列为“江湖体”。...

说到“俗气”,的确在李可染的书法有所体现,其实李可染本人当年对自己的书法也是如此认为的——他称自己的书法是“酱当体”,所谓的“酱当体”是指以前酱园招牌上的字体,这种字体线条平直粗重,没有什么粗细变化,也少有书写的韵味。
查看更多+
沈子善先生学术研讨会暨《沈子善文集》《沈子善年谱》新书发布会2023年11月25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
查看更多+
2023-11-28

沈子善学术研讨会暨《沈子善文集》《沈子善年谱》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沈子善文集》 《沈子善年谱》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现代书学教育的奠基人沈子善先生学术研讨会暨《沈子善文集》《沈子善年谱》新书发布会2023年11月25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沈子善生前工作过的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领导,中国书法家协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及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档案馆、六合区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沈子善家属出席了活动。《沈子善文集》和《沈子善年谱》历经五年的资料搜集、整理、打磨,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于2023年正式出版...

2023-11-25

王蘧常写在信封上的精彩

图/王蘧常王蘧常先生王蘧常(1900年6月2日—1989年10月25日),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浙江嘉兴人,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其父王钧畇为清光绪十五年举人,工书法,博学。蘧常幼年受父影响,七岁时能作诗。早年曾从师沈曾植治学。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修馆。1927年去上海先后执教于光华、大夏、复旦、交通等大学。晚年致力于书法,精心研究汉简,欲化汉简、汉帛、汉陶于一冶,拓展了章草之领域。其书法作品在日本享誉极高,人称“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曾任上海...

晚年致力于书法,精心研究汉简,欲化汉简、汉帛、汉陶于一冶,拓展了章草之领域。其书法作品在日本享誉极高,人称“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
查看更多+
赵无极与艺术教育也是一个很开放的研究点。赵无极在二十世纪八十代中期,曾来到中国美院做过短期教学工作,针对当时僵硬死板的苏式美术教育,他非常失望,就此对中国学生介绍过很多现代艺术实践经验,至今仍非常有价值。
查看更多+
2023-11-22

远游与回归——观赵无极现代艺术之路

文/刘鹏飞赵无极,摄于其工作室 PHOTOGRAPH COURTESY OF BRIDGEMAN IMAGES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近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共展出赵无极的油画作品129件,及重要作品和相关文献共200余件。据称此次展览是亚洲最大规模的赵无极展览。已吸引观众超6万人次,其中不乏杨福东、尹朝阳等当代知名艺术家前来观看。相比1999年举办的“赵无极绘画六十年回顾展”,此次展览无论规模和普通观众的接受程度都有了很大的增长...

2023-11-21

献礼学院70周年校庆“衡志书法作品展”

献礼学院70周年校庆,"衡志书法作品展",2023年11月18日起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楼环廊举行。11月21日上午,书法篆刻学者孙洵,书法篆刻家苏金海、孙国柱、陈维及郭宏定、江豪旭、刘峰、徐冉、庞根泽等一行到学院观展,受到学院院长王道峰,副院长谢剑康的热情欢迎,并陪同一行观看整个展览。88岁孙洵先生为作品展作序。展览由书法、篆刻、全形拓和国画几个部分组成,共有160件作品展出,这也是衡志近十多年来的创作积累汇报。作品淳朴自然,传承有序,形式丰富多彩,气象万千,得到大家一致的赞许。展览从...

衡志,1983年生,江苏徐州人,书法篆刻专业,在读博士。早年即拜在侯学书门下,先后得马亚、刘淮诸师教诲,后又请益于马士达,苏金海两位名家,近年随金石传拓名家徐夫华先生学习全形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