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者视绘画为安身立命之所,孤独与情感的写照、思索与劳作的寄托。无休止地寻觅于社会的日常生活和远在光年之外的发问。他们倘徉于历史、今天、未来的时空之中的穿越与归返。何为世界?何为绘画?绘画如同大自然之谜境,人的使命与本然之迷恋在这种种已知与...
《诗人的旅途》绘本是由盲人在绘画课程中完成的课程成果,其中的故事脚本和版画作品都由盲人创作。团队将他们创作的绘本作品设计成了一本能让"盲人与明眼人共读"的绘本。绘本以盲人自编的故事脚本与盲人的版画作品呈现,内页有线条凸起...
文/古泉章太炎这卷珍贵手稿,所书皆为民初大论战中之名文,亦是清末民初这段历史的真实见证,极具历史、文献及艺术价值。世人了解章太炎,多数是因为他的狂傲个性,尤其是其与袁世凯对抗的种种轶事总为人津津乐道。章太炎的学问虽博大精深,但脾气古怪、个性...
亚洲数字艺术展自201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此次展览以“地球太空船”为主题,围绕地球生态探索展开数字艺术的想象,吸引了来自中国、希腊、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韩国、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及艺术团队的近千件作品参与展前遴选。
本次展览“故事”的主题暗示了非线性叙事的新样貌这一线索——从“大叛徒”到“后天”再到“在家”、“故事”,南京当代艺术的这一支,既不激进,也不算温和,而是切切实实足踏在本土文化需求和文化反思的路径上,每年的展示和努力在形式上的创新加之核心成员...
至明永乐时,折扇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折扇书画同样如此。在今传世的折扇中,以宣德二年(1427年)宣宗朱瞻基绘“柳阴赏花”和“松下读书”扇面年代为最早,宣宗并有《咏撒扇》诗曰:“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
中国佛教造像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极大比重,对其的研究十分必要。“受到现代哲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科学文明的影响的新的审美观念,必然驱使艺术家们去作新的探索”.当代佛教艺术虽然繁盛,但佳作不多,能真正体现佛心佛性的造像艺术作品更是鲜见,而传统...
罗伯特·雷曼出生于1930年,大学读的是理科,然后又读了一年乔治·派博迪师范学院,他在这两所学校都只读了一年。1953年为了音乐梦想他来到纽约,结果音乐家没当成,为了生活费,他跑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简称MoMA)当保安,一干就是7年。所以...
当年的吴昌硕作为“一耕夫来自田间”的乡村贫寒文士,来到苏州谋生打工作“苏漂”,苏州城中那些高官大吏、名士宿儒如俞樾、吴云、潘祖荫、吴大徴、顾文彬、朱祖谋等对他关照、提携。姑苏城中的画斋书楼、名园高堂如曲园、听枫园、怡园、过云楼、愙斋、滂喜斋...
展览展出书画和摄影作品共100余件套,既有以莲花为主题的静物作品,也有充满情感的人文作品。通过展览,观众将走进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世界,“倾听”两位血脉相连又具独立风格的艺术家之间的“对话”,了解他们的共性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