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

时间:2024-03-21 13:40:08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郑涛


“Prof. Osvald Sirén(即喜龙仁教授)来谈了几个钟头。在北京时,我们很熟,前天他去听我讲演,约了今天来谈天。他陪我去了B.M.(大英博物馆)看了一些中美洲的玛雅(约相当于三国六朝时)文化作品;他说这里面有些与中国相近的Motif(主题)。我不很信此说。”

1926年10月17日,胡适先生在日记中记下这段话。文中提到的喜龙仁,是瑞典著名艺术史学者,1956年获第一届查尔斯 兰 弗利尔奖(相当于艺术史界的诺贝尔奖),被称为二战后西方研究中国绘画的集大成者。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

▲喜龙仁(Osvald Siren, 1879—1966),瑞典美术史家


喜龙仁有一本很著名的著作,即《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有很多汉译本,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些版本将他的名字错成“喜仁龙”。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2)


喜龙仁的名字似乎特别有“喜感”,《北京大学日刊》称他是“西冷”(一种牛排),胡适称他是“西伦”,还有学者称他是“喜龙士”……

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上,喜龙仁是一座里程碑。著名学者高居翰称他是“西方第一位涉足中国绘画研究的艺术史学者”,是最早“来到黑莓园的采摘者”。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3)

▲曾经给喜龙仁担任过三个月研究助手的著名学者高居翰


近几十年来,学术的发展日益专业化和制度化,学者的研究范围日渐狭窄,同一个大学科之下不同细分领域的专家,有时竟也无法互相交流与沟通。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由一位作者来撰写某个专业领域的通史变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写作通史,既需史实、史识、史才,亦需气魄与胆量,更需要作者对该领域拥有发自肺腑的热爱。喜龙仁[Osvald Sirén, 1879—1966]撰写的这套《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便是中国绘画通史中的佼佼者,这套叙述了两千多年中国绘画史的巨著在这一领域拥有难以撼动的地位。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4)


喜龙仁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在芬兰皇家亚历山大大学(今赫尔辛基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1908年到1925年之间,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美术史。1928年起,他又转而进入瑞典国立博物馆担任绘画与雕塑部门的管理人。喜龙仁身上兼具大学教授与博物馆策展人的双重特点,他不仅熟悉当时西方世界流行的艺术理论,还对购买、整理与展览艺术作品拥有丰富的经验。

伟大的美术史家都是旅行家,喜龙仁同样酷爱旅行,从1901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会花上一段时间出国旅行。从1918年到1956年,喜龙仁共六次到访中国,短则停留一个多月,多则两年有余,他与中国的学界和艺术界建立起广泛联系,得到胡适、鲁迅、张大千、黄宾虹、梁思成等人的赞许。

喜龙仁的研究涵盖了中国艺术的大部分主要门类(绘画、园林、青铜器、雕塑、建筑),直到今天,西方学界仍然没有学者可以在中国艺术研究的广度上超越喜龙仁。喜龙仁的著作印刷精良、插图众多。对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研究者与爱好者而言,这些著作为他们提供了关于中国艺术的第一手资料与讯息,这在事实上推动了中国艺术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5)

▲喜龙仁(中)与日本艺术史家岛田修二郎(右一)在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看中国古画


1945年,喜龙仁从瑞典国立博物馆退休,但他并没有停止游历与写作。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他多次前往日本与中国考察,这些考察让他接触到了众多新的绘画材料,其中既有麦积山、炳灵寺壁画与雕塑的复制品与照片,也有两岸故宫的清宫旧藏书画。在此基础上,喜龙仁对中国绘画史的认识不断更新,他决定以30年代出版的《中国早期绘画史》和《中国晚期绘画史》为基础,结合最新的图像材料与学术成果,创作一部全新的中国绘画通史,这项工作的成果便是《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由于体量巨大的缘故,出版方分两次出版了此书。

1956年,以“第一个千年”为主题的前三卷付梓;1958年,以“后世”为主题的后四卷付梓。此书的出版恰逢海外中国绘画史研究的高潮期,这套书滋养了以李铸晋、方闻、班宗华为代表的中国绘画史学者,成为研究中国绘画的必备参考书。一时间洛阳纸贵,《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第一版很快便在市面上售罄。1973年,美国哈克艺术出版社[Hacker Art Books]以七卷本的形式再版了此书,本次翻译出版即以这一版本为底本。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6)

▲《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七卷本),美国哈克艺术出版社[Hacker Art Books],1973年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7)

▲《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四卷本),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4年


正如喜龙仁本人在序言部分所说的那样,此书前半部分(从战国到宋代)的论述主要围绕中国画论展开,这是因为相较于那些真伪难辨的画作,它们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段时间的中国绘画史;在后半部分(从元代到清代乾隆朝),画作和画论之间的比例则较为均衡。与当时绝大多数中国绘画史著作一样,全书依照朝代顺序与画科进行论述,每一章节中还附有简要的时代背景论述。

“大师和原理”这个副标题简明扼要地说明了这套中国绘画史的独特之处,喜龙仁首先在每个朝代和各个画科中遴选出最为重要的画家,然后结合中国本土画史材料和存世作品对他们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论述。

喜龙仁不遗余力地四处搜罗中国绘画的高清图版。他亲赴各大公私收藏考察,获取相关藏品的高清照片,还竭泽而渔式地购入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绘画图册,用来翻印书中的图版。 在本书英文版出版60多年后,书中收录的一小部分图版仍然是首次公开发表于中文学术界,这900多幅图版是喜龙仁留给中国古代绘画研究者的宝贵财富。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8)


喜龙仁是西方学界第一个将丰富的视觉材料、详实的画家生平文献、细致的风格分析结合到一起的中国艺术史学者,他为后来的同类著作树立了体例与写作手法上的标杆。

作为文艺复兴绘画研究领域的专家,喜龙仁的叙述深受以瓦萨里《艺苑名人传》为代表的艺格敷词传统的影响。在面对他所钟爱的杰作时,喜龙仁会用充满诗意的华美辞藻去描述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

这个特点在他描述夏珪《溪山清远图》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画表现了连绵不断的山水景观,画上的不同主题如乐曲般彼此交汇贯通。画中的色调如波涛般有韵律地起伏:堤岸、松山、树木、茅屋、竹桥、岬角、深谷、水面、远帆都在雾气之中若隐若现。其中的主色调为黑色,暗处用深黑,明处则用灰色。根据物象的不同,画上的用笔有时是短皴,有时则是擦笔。这些笔墨均力道惊人,天机独运。它们用黑白二色编织出了一首极具表现力的交响乐——各种母题忽隐忽现,展现出大自然中无穷无尽的变化与运动。画家充分发挥了手卷的独特优势。”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9)

▲溪山清远图,南宋,夏圭,台北故宫博物院


他就京都金地院所藏《秋景图》和《冬景图》的描述同样值得一提:

“表现秋景的那一帧中,分成两段的山体呈斜角状排布,一棵盘曲的古木从山体右侧横亘而出。树下的哲人倚靠在树干上,望着前方无垠的空间。表现夏季的画作描绘的是一场暴风雨,狂风击打着生长于岩缝之中的松树,雨水倾泻而下,在岩土之上汇成溪流。一个撑着长杖的男子正奋力与狂怒的自然相抗争。《冬景图》中,万物冻结,色调灰暗。雾气笼罩着巨石的上半部分,细雪凸显出了巨石和绿竹的形状。一个孤独的旅人穿着长袍,戴着深色头套,站立于峭壁前的平台之上。他面朝峭壁,注视着无垠的灰色空间,似乎想要从这清冷的雾气之中寻找到什么。一只小猴子则在上方的树中嚎叫。”

与之类似的例子在书中还有许多,喜龙仁偏爱且擅长用这种充满文学色彩的语言将画作的面貌传递给读者。

喜龙仁一方面熟读中国画论,另一方面与王季迁、张珩等中国传统派鉴赏家多有交往。因此,他很快就认识到书法与绘画在中国艺术中的特殊关系。喜龙仁在《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第一册的导论部分开宗明义地阐述了这一点。他认为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具有本质上的相似性,二者用的是相同的材料和相同的技法,且中国士人教育中所必需的书法训练,也对绘画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如今,书画同源已经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常识,站在今人的角度来看,能够认识到书画同源和笔墨地位这两点便足以证明喜龙仁是那个时代最为熟悉中国艺术传统的西方学者。

《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英文版共计1400多页,含图版900多幅,另附关于1400多位画家及其作品信息的附录,原书采用的是文图分开印刷的形式。为了便于阅读,中译本将原书单独成册的图片插入到了对应的正文之中,并将多数黑白图版更换为了高清彩色图版。中译本分为四册,总计篇幅长达 1700多页。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0)


《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仍然是现今了解中国绘画史的不二之选。一书在手,中国绘画史源流与演变尽在掌握之中。此书论述范围之广,收录图片之多,叙述文字之优美,在同类著作之中拥有难以匹敌的优势。

如今,我们所占有的中国绘画文献材料和图像材料都远比喜龙仁所处的时代丰富。以何种形式去撰写一部超越《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的中国绘画通史性著作,是这一代美术史学人所肩负的任务。

(以上改编自郑涛“《中国绘画:大师与原理》译者序”)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1)

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

作者:喜龙仁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书号:978-7-5751-0085-4

定价:680.00 元


名家推荐


喜龙仁在这部巨作中细致地考察了中国历代绘画大师的代表作、艺术风格以及形塑中国绘画史全貌的基本原理。喜龙仁痴迷于中国艺术,对绘画风格与画面细节有着惊人的洞察力,他的学识与激情在书中随处可见。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绘画艺术传统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必读书。

——范景中


喜龙仁是我所知比较早又比较系统地翻译、解说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学者,他的七卷本巨著《中国绘画:大师与原理》贯穿着两条线,一是名家创作的历史,一是理论凝聚发展的历史,他在这两条线的互相参照中来看中国绘画的发展,解读绘画作品。他认为,表面好看的艺术形式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艺术必须要有灵魂,灵魂的关键是要有节奏,通过赋节奏予艺术,艺术家可表达对生活的感触。音乐与舞蹈,就是通过律动、利用节奏的力量而富有生机的,绘画虽然是造像艺术,却具有两种重要的节奏形式:线条和色彩。他以这样的思路切入对谢赫“六法”和张彦远画史的叙述。他认为谢赫所提倡的“气韵生动”,是重视节奏的表现,由节奏而追求活泼的生机,由此呈现活络的心灵。他研究的重点,不是描述绘画发展的样态,而是追寻之所以如此的内在逻辑。

——朱良志


作者简介


主编

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英国瓦尔堡研究院伊拉斯莫斯研究基金奖、国家新闻出版署银奖、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及2009年度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哲匠奖金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图像与观念》《藏书铭印记》《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中华竹韵》《纸尾草》等,整理《柳如是集》《柳如是事辑》,译著有《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图像与眼睛》《理想与偶像》等,主编丛书有“艺苑珠尘丛书”“波普尔哲学著作集”“学院丛书”“贡布里希文集”“艺术史名著译丛”等。

著者

喜龙仁(Osvald Siren, 1879—1966),瑞典美术史家,20世纪欧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引路人,首届弗利尔奖章获得者,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艺术史教授。喜龙仁起初专攻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后转向中国艺术研究,其研究兴趣无所不包,涉及中国建筑、雕塑、园林、绘画、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他还是欧美多家重要博物馆和多位重要藏家的中国艺术收藏顾问。喜龙仁一生著述极丰,其巅峰之作便是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

译者

郑涛,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关注中外绘画史与海外中国艺术收藏史,长期从事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工作,主要译著包括《福开森与中国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千佛》(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贡布里希纪念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待出)。

郑楚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学士、硕士、博士,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关注中国古代绘画史与女性艺术史,相关论文散见于《新美术》《艺术人文学刊》等刊物。

丛书简介

“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译丛”为海外知名学者近年出版的关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书系。原书作者均为相关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如苏利文、罗樾、乔治·罗丽、杨佳玲等。书系内容涉及海外对中国艺术研究的许多新方法、新角度。对中国艺术研究作风格探讨,并用风格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和文本记录编织作品时空序列,这套述史方案兼顾史论,有效地组织起庞杂的艺术史材料。此套系丛书的引进出版,可谓“他山之石”,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海外艺术史学者看艺术的方法与角度。


实拍书影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3)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4)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5)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6)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7)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8)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19)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20)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21)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22)

书讯 | 六次访中,胡适鲁迅盛赞:痴爱中国的瑞典人喜龙仁 新书《中国绘画:大师和原理》(图23)





——来源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