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昕 李天扬
![]()
造炬成昶——
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
现场
郑午昌是海上画坛难得集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学家、美术活动家为一身的领军人物,与徐志摩、郁达夫曾为同窗。 今年时值郑午昌诞辰130周年,“造炬成昶——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今天亮相上海海派艺术馆,用百余件郑午昌绘画作品致敬先贤,也与观众们一起共度龙年新春,同时力求推动海派文化、海派精神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与广泛的人群中去创新和融合,从而谱写海派艺术、中国艺术的盛世新篇章。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别署且以居士、丝鬓散人、墨鸳鴦楼主。他擅画山水,兼画花卉人物,不拘一格,尤其能融诗、书、画于一炉,被誉为“郑虔三绝”。作为美术史学家,郑午昌所著《中国画学全史》为中国有画学以来“集大成”“图新变”之巨著。作为美术教育家,郑午昌发起创办蜜蜂画社、中国画会、九社等美术学会,并创设“鹿胎仙馆”讲堂,招集有志治艺的靑年研习画艺、赓续文脉,门下弟子皆成一时俊秀。1932年,郑午昌在上海创办汉文正楷印书局,首创整套汉字正楷活字版,打破洋行对出版业的垄断,被蔡元培誉为“中国文化事业之大贡献”。
![]()
造炬成昶——
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
现场
为向市民提供多元化、前沿性的文化体验,让更多观众多角度、多维度地了解郑午昌的艺术成就与理念,在展览之余,海派艺术馆开展了导览活动、学术讲座等多场公教活动。展览亮相当日,海派作品收藏家张翎与上海海派书画院顾问、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顾问郑孝同一齐来到展览现场,带来一场精彩的直播导览活动,以独到的艺术眼光细致剖析了每幅作品。
郑午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更在于对中国画脉络的独到解读。导览结束后,馆方邀请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褚庆立与郑孝同为观众带来一场《中国画学全史的奠基人郑午昌》学术讲座。
![]()
造炬成昶——
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
现场
海派艺术馆馆长李磊表示:“通过这次展览和讲座活动,我们得以系统地、大规模地向社会公众展示郑午昌先生的艺术,一定意义上也拓展了目前对郑午昌先生艺术的研究与传承,让观众们能够再一次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的辉煌成就,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郑午昌之子、中国山水画家郑孝同向海派艺术馆捐赠了自己的作品《柳阴图》。
讲座中,褚庆立与郑孝同以深刻的学术视角,为观众呈现了郑午昌的艺术成就与独特观点,引领大家深入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渊源。不少参加活动的观众表示,之前并不知道郑午昌在书画外有如此多的成就,通过本次讲座对郑午昌先生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在观看展览时,也有了更多感触。
![]()
造炬成昶——
纪念郑午昌诞辰130周年特展
现场
展览由上海海派艺术馆主办,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将持续至2月25日,春节期间,海派艺术馆将正常开放。
前言:不啻微芒
文/李天扬
昶,日长也。
郑午昌,大名鼎鼎。他原名昶,知道的人,少很多。画展名“造炬成昶”之“昶”,即午昌也。
中国画画展的名字,不好起。既要有古意,又要有深意。这个展名,满足了这两个要求,不错。展名是从成语“造炬成阳”化来,恰巧,昶,日长也,易半字,意也顺。
造炬成阳之前,还有四个字,即小文之题:不啻微芒。
不要小看一点点光芒,汇聚起来,就会像太阳一样。午昌有知,当会心也。
郑午昌诞辰130周年之际,在上海,汇集他的130幅精品,作“造炬成昶”展,不啻艺坛盛事。郑午昌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丰赡的。有形的,是书画作品和文章著述;无形的,是精神,是品格。不妨称之为“午昌精神”。
那么,如何理解午昌精神呢?愚以为,大致有如下三条:
其一,艺术精神。郑午昌是以一颗虔敬之心来对待艺术的。他恪守传统,又不墨守陈规,他说“师古法而立我法,才不为古人所囿”。他笔笔有来历,又不囿于一家。他不仅潜心习古,还汲取西画元素。他风格鲜明,又不千画一面。他以山水著称,又兼擅人物花鸟……他留在世上的作品,没有一张粗率、应酬之作。正是这样一种艺术精神,使他极早成名,卓然成家,成为一代大师。于是,他自信地说出“画不让人应有我”。
其二,学术精神。郑午昌的学术成就,在他们那一代画家里,是出类拔萃的。早在1929年,他只有35岁,就完成了《中国画学全史》。这是中国画史的开山之作、作世之作,一代又一代美术史学者,都绕不开这部著作。他能够年纪轻轻就有此成就,端赖其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如果只知道低头画画,即使画得再好,也不可能在学术上一飞冲天。有这么高的学术水准,他成为美术教育家,就不奇怪了。也正是有这样的学术自觉,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倡导新国画,成为“新国画派”创始人。他的提出的“国画具有引领民族的精神,具有缔造世界和平感化力”观点,直到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其三,士人精神。士人,是一个旧的概念。在两三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士人精神,就是维系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断、中国基层社会稳定不乱的道统。用现代社会的语言来说,士人精神就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如果只是把郑午昌看作一位杰出的画家和美术史学家,那是不够的。他还是一位在多难的动荡年代里心系天下的大知识分子、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他和同道一起成立了蜜蜂画社和中国画会,编刊物、办展览、卖画为义勇军筹款,他发起组织了誓不为日伪效力的甲午同庚千龄会,他首创整套汉字正楷活字版,他生动实践着“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古训,他的精神、他的成就将名垂青史。中国传统绘画,其精神内核,是避世的、个人化的,如此滋养出来的艺术,是迷人的,却有其局限性。郑午昌当然恪守传统,但他在知识分子精神上,超迈先贤,并为后来者作出了榜样——原来,画家不但可以凭艺术独善其身,还可以依学养、靠精神兼济天下。
所以,我们今天读郑午昌,光读画,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传承其精神。
郑午昌的贡献,在历史长河里,不啻微芒。然而,只要我们后人用心、用力去传承,微芒汇聚,必造炬成昶。
郑午昌作品
![]()
郑午昌
(1894—1952)
民国时期一位才气横溢
叱咤风云的书画艺术家
社团活动家、美术教育家
美术史论家、书画鉴藏家、诗人
![]()
郑午昌 月落林深
![]()
郑午昌 渔家烟雨
![]()
郑午昌 夜月观山图
![]()
郑午昌 雨江行舟
![]()
郑午昌 登山观瀑图
![]()
郑午昌 雪景山水
![]()
郑午昌 秋江读书
![]()
郑午昌 山水
![]()
郑午昌 听雨图
![]()
郑午昌 江山春风
![]()
郑午昌 飞流百重夹雷声
![]()
郑午昌 丹霞胜景
![]()
郑午昌 寒林归鸦
![]()
郑午昌 山水图
![]()
郑午昌 春风万里
![]()
郑午昌山水
![]()
郑午昌山水
![]()
郑午昌 春色图
![]()
郑午昌 富春泛棹图
![]()
郑午昌 双松平远图
——来源 | 文汇报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