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韵
![]()
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
展览时间:2024.2.1-4.1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一、三层展厅
2月1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支持、全国15家美术馆联合承办的“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在北京盛大开幕。展览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精神,以美术精品满足人民春节期间文化需求,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出席开幕式。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作为省级文旅行政部门代表受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展览是文化和旅游部“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春节主题系列活动之一,展览共展出各馆提供的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漆画、雕塑、民间美术、综合艺术、书法等藏品500余件。展览将持续至4月1日。
![]()
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现场
![]()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在开幕式上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杨志纯在致辞中表示,这次汇展不仅荟萃全国15家美术馆典藏精品,为全国各地美术馆典藏提供了美美与共的展示舞台,而且贯穿龙年春节前后,丰富全国“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活动,为首都和全国人民奉献了高品质的文化盛宴。在国家美术最高殿堂举办这次汇展,是文化和旅游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全国美术馆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到美术馆去看展览,从中欣赏美、体验美、感悟美,已成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风尚。关于如何探索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杨志纯提出,要引导和支持美术馆守正创新,更好发挥收藏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教育、传播交流等综合功能,更加注重中华美学精神弘扬、文化传承发展、文明传播交流,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让美术馆真正成为人们领悟“何以美”的艺术殿堂、体悟“何以中国”的重要场所、感悟中华文明的热门目的地。
入选本次汇展,得益于“水韵江苏”深厚的人文积淀和辉煌的艺术创造。杨志纯介绍,江苏一直是中国美术重镇,历史上曾出现过吴门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常州画派等绘画流派。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美术家坚持“笔墨当随时代”,形成了“新金陵画派”。进入新时代特别是近年来,省文旅厅弘扬新金陵画派精神,创作展出大型画卷《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长江春色图》,面向全国构建“抱石风骨”“悲鸿风度”“散之风神”美术书法品牌体系,支持省美术馆策划打造一批精品展览和推出典藏活化系列微纪录片《向美而行》《循脉而行》,有效促进了艺术创作和美术馆事业繁荣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卢映川、吴为山一行专门来到江苏馆,观看来自江苏省美术馆的典藏精品并给予高度评价,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汇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江苏省美术馆的专业布展表示认可。




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现场
“新金陵画派”和“金陵书法四老”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江苏地域的两个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绘画和书法艺术群体。本次江苏省美术馆选送的36件参展作品,包括画派代表人物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的24件美术代表作品,以及金陵书法四老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适、萧娴的12件代表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们立足传承、发展优秀艺术传统,倡导变革的成就。他们以新笔墨书写新社会变迁,以新理念彰显新时代精神,值得当代艺术家学习、弘扬。
新金陵画派
新金陵画派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重要的画派之一,源于1960年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1961年5月,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山河新貌”画展在北京举行,受到关注与好评,新金陵画派开始崛起。画家们倡导“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艺术理念,开创性地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以新笔墨反映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创作出一批展现山河新貌、革命圣地的经典作品。
![]()
傅抱石-作
![]()
钱松喦-作
![]()
亚明-作
![]()
宋文治-作
![]()
魏紫熙-作
金陵四老
金陵四老,是指胡小石、林散之、高二适、萧娴等四位书法大家。他们学识渊博,师古法,出新意,以碑立骨,以帖得韵而求变,刚柔相济,无疑代表着江苏现代最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峰。他们对于书法创作独到的个人见解,对现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胡小石-作
![]()
林散之-作
![]()
高二适-作
![]()
萧娴-作
展厅现场



部分展品欣赏

傅抱石
《虎踞龙盘今胜昔》
136X191.8cm

钱松喦
《连云港》
126X188cm

亚明
《海滨生涯》
136.6X68cm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03.5X86.5cm

魏紫熙
《天堑通途》
105.8X179.2cm

胡小石
屈原《天问》节录
175X57.5cm

林散之
《草书毛主席词 七律长征》
96X180.5cm

高二适
孙过庭《书谱》节录
128X40.5cm
![]()
萧娴
《楼船夜雪 铁马秋风 联》
230.5X51cmX2
——来源 | 江苏省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