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美术馆 | 理性与表现——理解冈瑟·弗格

时间:2023-09-04 10:42:30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李凝玉


微信图片_20230904105024_1.jpg

微信图片_20230904105024.jpg


艺术家冈瑟·弗格(Günther Förg, 1952-2013)是战后最重要的德国艺术家之一。


他以代表性的抽象作品“网格绘画”而闻名,极具实验性和激进性。他反抗现代主义绘画的平面性,将建筑摄影、雕塑融入绘画,同时又是现代主义大师们的忠实粉丝,深邃、反叛而不羁的他,自由地跨越着艺术媒介的门类、艺术史的边界。


图片

冈瑟·弗格(Günther Förg)在瑞士力洛克(Le Locle)的工作室中,1994年11月 © 迈克尔·内夫


8月下旬,冈瑟·弗格的中国首次个展“路与径”,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这也是弗格在亚洲的首场大规模回顾展,“集合了40年间弗格最出彩画作”。我们在展览现场和弗格生前的助理迈克尔·内夫(Michael Neff)聊了聊弗格,和他难以被标签化的创作。


图片

图片

冈瑟·弗格肖像照

© WilhelmSchürmann, 德国Herzogenrath


冈瑟·弗格于1952年出生在德国的阿尔高地区,1970年代就读于慕尼黑美术学院,他的艺术生涯也从这里开始。在40余年间的艺术生涯中,他从不被媒介局限,他创作绘画,也是雕塑家、摄影师。


这次“路与径”的大型回顾展览,围绕弗格重要的几个系列展开,勾勒出他艺术生涯中的高光。


图片

“冈瑟·弗格:路与径”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2023

摄影:JJYPHOTO


一进入展厅,就能看到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超大尺幅的“网格绘画”。鲜艳的绿色,和其上醒目的黑色网格组合在一起,如同一片网格丛林。‍‍‍‍‍‍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局部),2005

布面丙烯,280 × 1200 cm

摄影:Wolfgang Günzel


这些网格,既来自即兴,又通过理性来布局,网格的笔触十分丰富。结合笔触,以及在格纹后若隐若现的、不同深浅的灰色底漆,你可以想象格子背后的风景:一片丛林,或是一栋包豪斯的建筑……明亮的绿色、粉色以及杏色,在这里大胆地交织。


图片

塞·托姆布雷,《无题》,1969

油画、蜡笔,70 × 87 cm

© Cy Twombly Foundation


这种随性的书写、相似且重复的自由形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那胡乱涂画的螺旋线圈。在弗格作品里,网格成为创作过程中手势的标记。


微信图片_20230904105052.jpg

冈瑟·弗格,《无题》,1997

丙烯 木板,102 × 202 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强调笔触的“网格绘画”,与弗格早年“灰色绘画”实验中,突出笔触的涂抹,紧密相连。

弗格在学生时代就看过塞·托姆布雷在德国的展览,受托姆布雷书写性绘画和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的抽象绘画影响,70年代,他开始了自己长达3年的先锋绘画实验。


他每周创作一幅新作,在画布上涂黑色,再用海绵一层一层涂上颜料,在色调深浅不一的灰色中创造出乳化的效果,时间的累积和重复的劳作让作品有了观念性。‍“灰色绘画”在后来被多次回溯、再创作。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2001

丙烯 铅板 木板,分为2部分,每部分45 × 30 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1995

布面丙烯,400 × 600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1980年代,弗格创作了一系列色域绘画,但他保留了不同色彩涂抹中的笔触。之后,这些笔触又被提炼为抽象的网格,仅仅通过画面上的笔触、网格的方向、色彩,我们就能想象出艺术家创作时的手势、运笔的方向,可以说,既抽象,又有表现主义绘画的一面。


到了弗格“网格绘画”的后期,颜色更加鲜艳、明亮,网格的形式也变得松散,笔触更加轻松、自在。


图片

微信图片_20230904105053.jpg

“冈瑟·弗格:路与径”展览现场

摄影:JJYPHOTO


松散的“网格”,最终生发出新的“点画”系列。在展览现场,我们能看到他这一晚期的巅峰之作。


延续着“网格绘画”中书写性笔触,网格演变成写意的记号,没有了网格的限制,笔触变得自由而轻盈。从2005年至弗格中风后不再画画,他一直持续这个系列。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2007

布面丙烯及油彩,200 × 400 cm

摄影:Serge Hasenböhler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2009

布面丙烯及油彩,200 × 290 × 2.8 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看似随性的书写,其实都是弗格理性设计出来的。虽然从不打草稿,但据他生前的助手迈克尔·内夫介绍说:“他会在脑海里去构思一幅画,最初他会有大概的一个想法,因为不可能每一笔都计算好,但他差不多会知道画面最终是什么样子的,画的过程中按照这个印象来进行。”


“它们在空白画布上的分布是经过精确安排的。点画作品尺幅越大,点在画布上的状态就越臻于完美。”


图片

弗朗西斯·培根的工作室,弗格受到其工作室照片的启发开始创作“点画”系列

摄影:Perry Ogden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这一系列的灵感之一,也源于弗格无意间看到的一张照片,照片里著名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工作室里创作,墙上、门上都是一块块色斑,像是调色板。培根习惯一边画一边在墙上试色,有时创作动作一大,颜料甩到了墙面上,留下印记。这种富有动态、随性的创作过程,以及色块的痕迹启发了弗格,他把这种创作花絮转变成“点画”系列。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2008

布面丙烯及油彩,200 × 290 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弗格将画布当作调色板,蘸取不同颜色,直接涂抹,也从不洗画笔,让颜色自然地融合。饱和度和湿度都很高的蓝色块旁,干涩的几笔,是交织的棕红色和橄榄绿,颜料下透出画布的白色,形成丰富的肌理。再旁边,粉色上涂抹了嫩绿色,笔触是柔和的线条。几块灰粉之间出现鲜艳的橙色,互相默契配合,偶尔几条狂放的弧线展露艺术家的心迹。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局部),2008

布面丙烯及油彩,200 × 290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多数时候,笔触是统一的,弗格就像拿着新的圆珠笔在纸上试色,以竖着的连贯线条书写。有时画布上会出现类似涂改的黑色块,可以想象他用画笔横向迅速地涂抹。相同颜色在画布上多次出现,配合规律的笔迹,呈现出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仔细端详这些标记,跟着色彩的律动,很容易进入近乎冥想的状态。

图片

图片

弗格在拍摄中

©️Bärbel Grässlin, Frankfurt Main


图片

冈瑟·弗格,“墙画”和摄影作品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展览现场,1985

摄影:Günther Förg


图片

左:冈瑟·弗格,《包豪斯》, 1991

银盐照片, 188 × 128 cm

右:冈瑟·弗格,《包豪斯》, 1991

银盐照片, 188 × 128 cm


在绘画上不断颠覆、作品如此高产,但弗格也曾对绘画有过质疑。1980年代,年轻的弗格,因为对“绘画能否真实表现现实”,抱有怀疑,转向在他看来更接近真实的摄影。他拍包豪斯风格的建筑、法西斯时期的建筑,抛开建筑的历史背景,纯粹地被建筑的理性所吸引。


图片

“冈瑟·弗格:1986 – 2007作品展”现场

豪瑟沃斯纽约22街,2019

摄影:Timothy Doyon


1981年,弗格第一次去意大利,就被位于卡普里岛的马拉帕尔泰别墅深深迷住,别墅中有能远眺悬崖和大海的落地窗,风景如画。回家以后,他把照片洗成超大尺幅,给它们裱上厚实的木框和玻璃。


“画框使照片具有窗户的特征。我想强调一幅画,就像一扇窗户。”他在1989年的一次采访中说道。


图片


图片

“冈瑟·弗格:路与径”展览现场

龙美术馆(西岸馆),2023

摄影:JJYPHOTO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2002

布面丙烯,195 × 165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展览“路与径”中,有一个展厅里,挂满好几幅展现窗户的画作,但透过窗户,我们只能看见笔触,看不到风景。

这也许就是弗格对绘画真实性的回应,就算运用透视、写实等手法,绘画还是在构建幻象,那不如用醒目的窗框和笔触,让观众把目光聚焦在画面本身的形式语言上。


微信图片_20230904105123.jpg

“冈瑟·弗格:路与径”展览现场

摄影:JJYPHOTO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1993

风干清漆、聚酯纤维,200 × 180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弗格极少面世的“漆画”系列,同样将抽象绘画和具象窗户之间微妙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系列最初是挂在教堂的窗户上,弗格使用清漆,在透明的聚酯纤维画布上作画,让阳光得以透过画作进入教堂。

走进展厅,深蓝色、红色、绿色的大漆色块上,薄涂的几笔和重涂的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像是教堂里的彩色玻璃窗,随着光线的移动,忽明忽暗。


图片

弗格爱读艺术史,他的家里有一个艺术图书馆,藏有将近3000本艺术图书。助手内夫说,弗格的生活里似乎只有艺术,每天见面,就是不停地聊艺术,研究不同的艺术家、流派,“我们可能一天24小时都在聊艺术,当时我只要接到电话,八成是他打的。”

弗格借鉴的艺术家,除了前面提到的塞·托姆布雷,还有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克莱福特·斯蒂尔(Clyfford Still)等等。


图片

“冈瑟·弗格:路与径”展览现场

摄影:JJYPHOTO


新展“路与径”还划分出三个单元,展示弗格借鉴保罗·克利(Paul Klee)、蒙克、菲利普·加斯顿(Phillip Guston)的代表作后,创作出的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品。


保罗·克利作品里充满童趣的彩色块,变成弗格作品里的黑色、红色、白色相间的格子色块。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2004

布面丙烯,200 × 280 cm 摄影: Jon Etter

学习菲利普·加斯顿的作品


加斯顿画面中常出现的,类似卡通、漫画手法描绘的砖墙,演变成弗格画面中平涂的色块与线条。


图片

爱德华 蒙克,《马拉之死Ⅱ》,1907‍‍

布面油画,150 × 200 cm,现藏于蒙克美术馆


非常特别的是,他还将蒙克的作品转变成自己标志性的格子。当时,弗格读到蒙克的生平和创作,很有兴趣,90年代初和研究蒙克的艺术史学者会面后,他更加痴迷于蒙克。


蒙克于1907年创作的《马拉之死Ⅱ》,重新演绎了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家大卫的经典作品,倒在浴池里的马拉,正在床上奄奄一息,他还加入了新的女性人物。画面全部由网格化的笔触描绘,叙事性减弱,形式感更强。


图片

“冈瑟·弗格:路与径”展览现场

摄影:JJYPHOTO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1994

丙烯、棉帆布,220 × 150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在弗格的版本中,我们依稀可以从画面中看到倒下的马拉,而另一位女性形象已经成了一块肉色,“他需要对象,一个房间或者人物,但这个作品不是关于这些东西,它关于如何将绘画推向边界和极限。”弗格曾在采访中说到他对蒙克的理解。


横构图变成了竖构图,弗格关注的是蒙克怎么看待人物之外的元素,背景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些交叉的网格、笔触,如何体现或急或缓的手势。弗格的再创作,为蒙克的作品续写了一个抽象的版本。


图片

左、中、右:冈瑟·弗格,《无题》,1989

布面丙烯,200 × 70cm

摄影:Bernhard Strauss


对于纽曼作品的借鉴,更加直接且更革新。展厅里的几幅色块绘画,近似纽曼和罗斯科的作品,但是弗格还在青铜、铅、大漆等非常规画布材料上作画,不平整的画布肌理、材料的体块,模糊了绘画与雕塑的界限。不仅仅是材料的创新,他更是从内核上突破了以纽曼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绘画,及其对媒介的纯粹、平面性的追求。


弗格画作中类似现成品的粗糙材料,以挪用为主的创作手法,让人想到杜尚及之后的后现代主义。但我们又很难把他简单地归于后现代主义,因为他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现代主义大师们的创作。


图片

“冈瑟·弗格:路与径”展览现场

摄影:JJYPHOTO


图片

冈瑟·弗格,《无题》,2007

木板丙烯,75 × 65cm

摄影:Jon Etter


甚至连自己过往的创作也不放过。他晚年创作的“缩影绘画”,采用反常规的方式,从自己已完成的作品出发,想象最开始的草图,以这种独特的方式重温自己的创作。


可能在弗格眼中,艺术史就是循环往复的。如他所说,“我认为绘画是一种有韧性的实践:纵观绘画史,其实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总能在当下看到它,绘画仍然属于当下。”


龙美术馆.jpg




——来源 | 一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