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散之的文本汗牛充栋,而“评传”问世其反响可谓空前——路东新著《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出版

时间:2022-06-29 18:40:48 编辑:茂公
分享至

文/路东


编者按:

路东先生新著《不俗即仙骨:草圣林散之评传》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如作者言,这部三十余万字的“评传”历时十五个月完稿,加上对林散之个人史料的收集、梳理和甄别,写作思路的筹划等,该书的完成用时长达两年之久。相信关于书写林散之先生的文本汗牛充栋,而这部“评传”问世其反响应是空前。为此,长三角美术家网采访了作者路东先生,摘编其“评传”《前言》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标题及提要为编者所加)。


3-2206291U542327.jpeg

■林散之先生九十岁留影


3-2206291U952555.jpg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


提要:林散之以风气独特的草书文本介入了中国书法史,也作为罕见的艺术事件介入了中国书法史——


决定写这部评传,是由生活中多种机缘聚合促成的,在这个前言中,我只说出其中较为重要的方面。那天,文友们谈林散之的话题敞开后,我将大师林散之传奇般的人生理解为一部耐读的作品,它当然也是了不起的作品,但这作品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如何完成的呢?它是不是有尚未被人们读懂的地方?一旦我这样去追问,许多过去未被思及的东西,成为现在必须入思的东西了,这为我再度理解林散之敞开了道路,这种理解的不断加深,重新唤起了我对林散之的好奇心。决定写这部评传,显然与我对大师林散之的敬意相关,更深刻的理由在于,林散之在草书上取得了不凡成就,这不仅是对中国书法史的重要贡献,我还将这个成就看作我们这个时代罕见的艺术事件,也就是说,林散之以风气独特的草书文本介入了中国书法史,也作为罕见的艺术事件介入了中国书法史。


3-2206292050404G.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提要:从时代变革的风云中去理解林散之的整个人生,也从林散之复杂的生命印记去理解这个变革的时代——


在一个激烈反传统的时代,书法的传统文化根基已被主流文化动摇到虚弱不堪的状态,再从中国艺术史来看,书法,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已高度成熟了,书法史的高峰已难以逾越,加之清初以来碑学统摄了中国书坛,草书艺术三百多年沉寂无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在几乎不可能诞生书法大师的时代,林散之竟能颠覆性地成为草书大师,并被人们誉为当代“草圣”,这种事太不寻常了,它近乎匪夷所思。要理解这事,正如我前面所说,就有必要将其当作这个时代的艺术事件来解读,解读这个事件,要求解读者深入林散之的个人存在史,从时代变革的风云中去理解林散之的整个人生,也从林散之复杂的生命印记去理解这个变革的时代,进而,从中国书法史去理解林散之对草书艺术的贡献。这显然要深刻揭示林散之个人与传统、个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对能称之为大师者而言,这种关系向来既紧张又微妙,而事件性正蕴含在这紧张又微妙的关系之中。


3-22062920505U20.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提要:他生逢乱世也成长于乱世,在个人的艺术欲求与时代主流文化不合拍时,必有前行者要担当的风险——


林散之的一生既艰辛又幸运。艰辛在于他生逢乱世,也成长于乱世,一生都处在激烈的时代变革中,他少年丧父,必须学会自立,要从生活的各种晕圈中辨识前行的道路,为了诗书画的初衷,在诗书画中安顿身心,每一次道路的选择和决断,都要排除世俗欲望的纠缠,在个人的艺术欲求与时代主流文化不合拍时,必有前行者要担当的风险,在不可选择的特殊情境中,就只能在沉默中承担这艰辛了。当我们说林散之是幸运的,这幸运,在于林散之艺术之所求与难以料想的时代变革之需产生了呼应,这突如其来的呼应,虽然让林散之自己也颇为惊讶,这幸运首先与创造者的才华相关,但从根本上说,与林散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坚定持守相关,当然,与林散之立身动荡社会中的睿智也关联甚深。就幸运者的幸运而言,它是放在许多不幸的事实中去谈论的,幸运,大多与幸运者对不幸的悲悯相关,不一定要以造化一词去注释它。其实,幸运的花朵不可能突然凭空绽放,而幸运的种子,往往是在人生最艰难时期便已悄然播入的,而且这种子极可能是在贫瘠的社会土壤中暗自生长的,对林散之来说,尤其如此。


3-220629212U1637.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提要:他对新学不感兴趣,在张栗庵先生的门下熟读文史,向往圣贤,与古代大师精神相往来,并立志于诗与艺术——


林散之从未接受过新学教育,他对新学不感兴趣,与乌江古镇选择新学的许多同龄人大为不同,少年林散之的选择与时代主流意识相左。在乌江,他拜晚清进士张栗庵先生为师,过几乎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日子,决意走师古之路,甘于做个不合时宜的人,十几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埋头研读以儒家为重的传统经典,并沉浸在诗书画艺术精神中。那个时期,青少年们都在“与时俱进”,注重学习新学知识,并投身于时代变革的运动中,象林散之这样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极为罕见,师从晚清进士张栗庵,是对林散之大半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决定,他在张栗庵先生的门下熟读文史,向往圣贤,与古代大师精神相往来,并立志于诗与艺术,整天写诗、画画,练书法,成为著名诗人和大画家,是少年林散之就有的梦想,在诗书画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留名于世,是他少年时就涌动在心的愿望。


3-220629205153502.jpg

■林散之先生墨迹


3-220629205205X8.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提要:林散之成为大师之前的那些日子,对名的欲求是生命深处的暗火,不能说没有煎熬之痛。当然——


从林散之早年的一些诗作和晚年生活的实事看,林散之对名声的欲求不仅强烈,而且远超出常人,林散之成为大师之前的那些日子,对名的欲求是生命深处的暗火,不能说没有煎熬之痛。当然,林散之比许多人更明白,没有出众的艺术创造力,对名的欲求是不可能实现的。迄今,许多人仍在说林散之是个淡泊名声的大师,这只是人们对林散之还不够了解产生的假想,或是为了赞誉大师的超越精神附加到林散之身上的说法。为了成名并留名于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林散之临帖习碑,勤练书法,只是为了笔法入画,孤身远游名山大川,也是为了实现成为大画家的梦想,七十岁之前,林散之从没想过自己有可能成为书法大师。自从少年时踏上了诗和艺术这条道路,他便自觉放弃了人们在生活世界中的那些日常追求,在时代变革的激烈运动中,历经了人生大大小小各种波折,在这条道路上,有过困惑、忧郁、苦恼和困厄,也有过失落、迟疑和自卑,但林散之从不改初衷,仍旧以诗书画艺术为人生最高愿望。由他的恩师张栗庵引荐去上海拜黄宾虹为师后,这个愿望就更是坚定在心了,几乎整日不离笔墨,即便在他从政坐官的那些日子里也是如此。但诗和艺术命运性地隐含着别开生面的力量,它常会不被共识所理解和接受,它被作为意识生活的工具性力量看待时则另当别论,尽管如此,这条常被浓雾锁住的诗和艺术之路,坎坎坷坷,它穿过人生一场又一场狂风暴雨,但这条路从没有在林散之内心中断过,直到它奇迹般地通达到当代书法的顶峰。


3-220629205250946.jpg

■林散之先生墨迹


3-220629205310c8.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3-22062921264II.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提要:许多旧文人在反传统的狂风暴雨中崩溃了,而林散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仍持守在心——


林散之是个师古倾向极重的人,他对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和诗书画艺术浸润很深,评传的写作者要有展开这方面话题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中国传统人文经典和诗书画艺术了解不足,或理解的深度不够,这当然会成为评传写作的难度,我说的真正的难度并不在这里,而在于林散之近百年的人生都置身在时代变革的各种运动中,反传统文化的狂风骤雨几乎从未止息,有时甚至激烈而极端,与林散之同时代的许多旧文人在反传统的狂风暴雨中崩溃了,而林散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仍持守在心,一个在骨子里与新文化运动冲突的人,一个向往圣贤的师古之人,在反传统的时代主流文化中,如何既能持守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又能不立危墙之下?这是林散之在反传统时代境遇中如何存在的严峻之事,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阐释清楚的。林散之写过一幅自我提示的对联:“我行喜圆,我志在方”,这就需要和光同尘的智慧,要真正做到和光同尘,必先“挫其锐,解其纷”,林散之从传统人文思想中获取庇护的力量,在个人与时代的文化冲突中,显示了他出众的避让能力,且诗性充沛地行走在艺术道路上,并在晚年成为令人瞩目的草书大师。


3-220629205353G5.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提要:林散之书写了“生天成佛”这四个汉字为绝笔,这似乎是为人们解读他的精神世界敞开了一扇门——


书法大师林散之一生经历丰富、复杂而微妙,其中,有许多令人惊异之处,综上所述,他的整个人生都处在反传统文化的时代语境中,但林散之却作为一个从没被反传统力量改造好的旧文人,在世时便拥有了草书大师的身份,并被人们誉为当代“草圣”,这事堪称奇迹。林散之的草书成就令人瞩目,但当林散之说,在诗书画三者中,他认为自己的诗第一,人们可能很难认同林散之这个说法。其实,这个说法未必不能成立,作为诗人,他是写了七十几年旧体诗的诗人,不写诗的日子是贫乏无聊的日子,在林散之那里,诗是生命中深刻而微妙的力量,诗甚至与存在者存在的奥义相关,生命中如没有充沛的诗性,也就没有他的草书成就。由此可见,林散之格外注重精神生活,人们大多只从书法成就上理解大师林散之,对林散之的精神生活向来较少关注,更不会留意林散之生命意识中有没有神秘的胎记。在离开这个世界前不久,林散之书写了“生天成佛”这四个汉字为绝笔,这似乎是为人们解读他的精神世界敞开了一扇门,但这扇门是幽深的,它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不相信灵魂的读者,一定会为此困惑不已。


3-2206292056034I.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提要:尽最大可能还原林散之个人存在史的真实,必须从林散之现存个人史料中去进行细致地梳理和甄别——


在林散之极其艰难的个人艺术历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和不为人知的东西,它们不可能完全还原,对欠缺之处如果进行替补性言说,它可能是还原历史真实的联想性阐释,这种阐释本身意味着风险。就实事来谈,林散之中年时期一些个人史料因战争和政治因素已散失不全了,一些生活事实已被传说所遮蔽,还有一些要从境遇中辨识的事实已被半神话了,尽最大可能还原林散之个人存在史的真实,必须从林散之现存个人史料中去进行细致地梳理和甄别,从蛛丝马迹中去发现未被人们留意的历史印记。就这方面来说,尤其要关注的,是林散之不同时期写的大量诗作、他与大师黄宾虹以及友人们的那些书信,它们不同程度地显露着林散之的心迹,结合时代具体境遇去细读这些文字,对深入林散之的精神生活,解读林散之对时代生活和艺术的理解,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我认为,凡大有作为者,必有不为人知的事件隐匿在个人史中,历史(包括个人存在史)中向来就有未解的晕圈,大师林散之不会例外。写好这个评传,必须剥离掉各种遮蔽,包括来自媒体话语的遮蔽,解蔽求真,才能还原和叙述林散之历史存在的真实。


3-220629205632540.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3-220629205A2325.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3-220629205FO59.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3-220629205H21C.jpeg

■林散之先生墨迹


提要:我觉得这部书规避了文学虚构和对事实的想象,合乎实事地叙述和阐释了大师林散之的一生——


作为作者,我觉得这部书规避了文学虚构和对事实的想象,合乎实事地叙述和阐释了大师林散之的一生,在阐释或评说大师林散之时,它还在思想方面开启了新的维度,因此,它有值得读者留意的资格,我愿意说,它正在向读者发出阅读的邀约,这邀约中或多或少有作者不负读者的自信,至少,对绝大多数关注大师林散之的读者来说,它不属于读后就不想放书架上的那类评传。这部关于林散之的评传就要出版了,它的封腰上有一段简短的文字:“我们对春天的最高赞誉,不是仅去歌唱那些历史的花朵,而是去发明某种花,加入春天。”这段不算费解的文字,表达了我对大师林散之的敬意,他的一生可以由这段文字去深度联想,但当我想到这段文字中提及的春天,仍然是有所欠缺的春天,甚至还是个贫困的春天时,如果这段文字能作为礼物,我很乐意将它送给读者们。


3-2206300HU2510.jpg

■林散之先生墨迹



3-2206292229343I.jpg


作者简介:

路东,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诗集《睡眠花》,发表文学、艺术类评论文章多篇,诗作被选入《朦胧诗选》《青年诗选》《探索诗选》《百年新诗大典》等多种诗集。现居南京。




3-2206300PS6328.jpg3-2206300Q144537.jpg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



——来源:长三角美术家网,图片选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