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部“学衡”纪录片中,读懂这个学派的“倔强”

时间:2022-05-22 10:49:50 编辑:茂公
分享至

文/陈娴


1922年,一群学人相聚南京,立复兴传统文化之志,怀探索现代文明之心,创办了《学衡》杂志,由此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学衡派。百年后的今天,回首先贤倔强的身影,我们会得到什么启发?又应传承他们何种精神?也许你会在这部《百年学衡》纪录片中找到答案。

时值《学衡》杂志创刊一百周年之际,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于5月15日主办了“《百年学衡》纪录片试映和学术研讨会”。此次活动因受疫情影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

据悉,《百年学衡》纪录片从酝酿至完成历时两年,由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院长孙江教授发起并担任总撰稿,南京大学校友、资深媒体人、诗人、影视编导高翔担任总导演,同时邀请了多位学衡派后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参与策划和制作。


3-220523141G0921.jpg


这部文献纪录片分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知行合一》《诚朴雄伟》四集,呈现了学衡同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这一文化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深刻内涵,以及学衡同人践行“知行合一”的路径,和他们投身现代中国文化和科学建设、在国破家亡的时局下坚守民族大义的历史轨迹。

《百年学衡》纪录片试映完毕,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讨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及“学衡派”的后人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谈及《百年学衡》纪录片的拍摄宗旨,孙江表示,学衡派并不仅仅是一个学派,而是留下了一个世纪的文化、学术遗产。《百年学衡》即是首次以纪录片的方式,再现学衡的百年历史,传承学衡的文化精神,并通过学衡派来重新叙述中国近代文化史、思想史。

据孙江介绍,《百年学衡》中突出了两个重点:第一、《学衡》与《新青年》的新文化观具有高度的互补性,正如胡适所言就是“两个反对的朋友”,“皆兄弟也”。第二、“保守也是一种进步”,学衡派倡言的新人文主义,绝不是守旧,更不是反动。除了人文方面的贡献,学衡派的科学精神、理科取向,在当时的中国位列最前沿。

“提起‘学衡’,一些人会联想到‘保守’,《新青年》的对立面等等。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同样以文化与学术救国存亡,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有所区别。”孙江强调。

在白话文这个问题上,学衡派与《新青年》有过龃龉,很多人就此认为,学衡派“反对白话文”,但孙江爬梳学衡派史料后确认,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学衡派学人反对的是粗俗的、‘不雅驯’的白话文”。

而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学衡派坚决反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激进主张,坚持要分清“国粹”与“国渣”,不能将“孩子”和“洗澡水”一同倒掉。也是基于此,孙江将学衡派定位为“中国文化的守护人”。

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1920年代,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呕心沥血,探求救亡和富强之路。然而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引进何种西方文化等问题上,当时的知识分子又有着分歧。也因此,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

如果说“新青年”派烹调了一道“民主”、“科学”大餐,那么“学衡”派奉献的则是一桌“示正道,明大伦”的人文盛宴。百年后我们在冷静的历史审视中发现,科学与人文都只不过是自由的大树上结出的硕果,二者是相互对立又相互紧密结合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与《学衡》一脉相承的《思想与时代》主撰张其昀的言论中不难窥见:“本刊显然悬有一个目标,简言之,就是‘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

正如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张宝明教授所言,在《百年学衡》中,学衡派以一种坚定的姿态出现在一代文化史上,是“倔强的少数派”。学衡派所谓的“保守”,实际上是进步,是一种对中国特色文化的呵护,其对自身文化理念的坚守,其文化理念的高瞻远瞩,正是学衡派越来越具有穿透力、辐射力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学衡》中体现的学衡同人经世致用、学术救国的精神,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情怀传承至今。

据孙江介绍,学衡派学人不光以文化与学术救国,国难之际,“学衡同人无一附逆投敌,王伯沆、柳诒徵等人均是典型,这种家国情怀和个人操守令人敬佩。”他们在最危难时刻,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追求。

“学衡派不仅属于南京大学,也属于与学衡派有关的学校,属于认同学衡精神的人们。这也正是我们拍摄《百年学衡》纪录片的初心。”孙江强调。

《百年学衡》总导演高翔则表示,拍摄这样一部跨越百年历史、学术性又很强的纪录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使这样一部严肃的影片既能忠实地诠释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又具有较佳的观赏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剧组成员在二次创作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付出了很多心血,才有今天的一个成果。影片最终能得到学界权威人士的肯定,我们对此深感欣慰。”



——来源:长三角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