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汪七年
今天是2024年10月24日,离10月17日送别苏南先生过了7天了,按中国人的习惯讲叫过了“头七”了。“头七”的算法,有从人过世那天算起,也有从人入土为安那天算起,然而,不管咋算,旧时过“头七”,家人和朋友是要举行一系列悼念逝者的活动的。现在纪念形式简化了,但作为一位逝者的朋友、熟悉的人,哀思是会一直萦绕在我的头脑中的。
我和苏南先生认识时间不长,大约在2020年上半年。那天朋友顾颖把我带到苏南先生在珠江路的“十九楼”工作室,介绍我们认识。由此便知道苏南先生和我是媒体同行,年龄上大我20个月。只是不同的是,我在报社工作,而他则是广电系统的资深从业人士,并在业内经历十分丰富,朋友也极多,知名度极高。苏南先生办过红极一时的南广报,创办过南京电视台在受众中极有收视率、影响力的南京十八频道。退休后又组织创建《长三角》网络艺术平台,着力推广平面艺术。苏南先生还钟情篆刻治印,对这块我虽不懂,但听行家介绍,苏南先生的篆刻风格大刀阔斧,不拘一格,很有气魄和视觉冲击力,彰显其个性,不可多得。
2021年我和苏南先生最早的合影
第一次见面后因为疫情来袭,隔了约一年没和苏南先生见面,后听说他身体不太好也没在意,以为是小毛小病不碍事的。
2021年5月,在一个场合又见到苏南先生,见他清瘦了不少,方知他得的病还是蛮重的。之后和苏南先生多有接触,感觉他是一位豪爽、知性、有丰富的艺术智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且具备领导力行动力的人士,于是景仰之。
又过一年,2022年3月,苏南先生邀我和一些朋友聚聚,并告之他花了大量心血和友人一道创办的《长三角》网络艺术平台终于和社会见面了。相聚那天大家对此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欣喜”喝酒,个别朋友则因“若狂”而颓然醉倒矣。当天我为苏南先生和朋友们拍了个合照,这张照片中苏南先生的形象,成为后来我为他画漫画的素材。
2022年朋友相聚 庆贺长三角网络艺术平台开办 上图苏南先生形象成了我画他漫画的素材
2020年到2023年,尽管和苏南先生多有接触,但囿于疫情,见面还是不多的,一般是在微信上聊聊天。这段时间,我也认真琢磨苏南先生面部特征,为其画了张漫画。
我为苏南先生画的漫画
疫情管制解除后,去年下半年及今年,和苏南先生见面频次多了起来。在去年9月顾颖先生画展上,今年3月我和顾颖先生联手的画展上,今年4月的邓海南先生的画展上,5月12日我和马老屏老师、顾颖先生三人画展上,都见过苏南先生。苏南先生也在我们的画展上发言讲话,这些讲话给我的绘画活动带来教益和鼓励。
在我和顾颖先生联手的画展上
今年5月8日,我去珠江路十九楼《长三角》网络艺术平台为苏南先生送去我为他画的漫画,他见了很满意,拿着画和我合影留念。
5月8日在19楼交给他并合影
5月,我还邀请苏南先生和几位朋友到我画画的房子里小聚,大家喝茶饮酒聊天很开心,同时,也都为他身体恢复了健康而高兴。
6月18日,作家沈家骏先生在南京状元府邀了几位朋友小叙,也请了苏南先生。苏南先生来时走路很慢,一问得知他近期腿有点痛,走路不大方便,正在治疗。
再后来听说苏南先生的病渐次重了起来,及至10月15日听到他去逝那个令人震惊和心痛的噩耗。
我印象中,苏南先生为人和蔼,大家见了面他一直是笑咪咪的,我画他就是抓住了他这个特征,把他画得笑咪咪的。我想,这就是他留给我们这些朋友们最深刻的形象吧。
乌呼哀哉!乌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