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俞律先生题字
![]()
八千岁为春
2cmx3.8cm
![]()
白发学童
3cmx3cm
![]()
白云苍狗
1.9cmx2cm
![]()
苍山云影来
3cmx3cm
![]()
出卖文章为买书
3cmx3cm
![]()
春山可望
3cmx3cm
![]()
得酒且开眉
3cmx3cm
![]()
佛肖形
3cmx4.5cm
![]()
腹内诗书无酒多
3cmx3cm
![]()
过得去
1.3cmx4cm
![]()
何时共泛春溪月
3cmx4cm
![]()
湖山入梦
1.5cmx3cm
![]()
假行僧
1.8cmx3cm
![]()
克己复礼(陶印)
2.8cmx2.8cm
![]()
两耳唯于世事聋
2cmx4cm
![]()
美人相约
3cmx3.8cm
![]()
上班挣钱去
3cmx3cm
![]()
世事尽可原谅
3.5cmx3.5cm
![]()
退藏于密
5cmx5.5cm
![]()
我与春风皆过客
3cmx3cm
![]()
祥云
2cmx3cm
![]()
一番花事又今年
3cmx3cm
![]()
知非以后
1cmx2.8cm
![]()
钟阜晴云
3cmx3cm
![]()
种德收福
2cmx5cm
心事广大
朱以撒
读陈克年篆刻,我还是更喜欢他浑厚朴茂一路,从汉印入,能有所出,更于敦厚朴拙中又有灵动和机趣。克年年青兴盛,既有大刀阔斧的刀法,又有低吟浅唱的幽微感受,能刀下见出敏感。印章虽小,非小技,小中求大容量、大精神气度,在这个审美向度上追求,也使他心事远大,小印求大美。克年对于古玺的学习和表现有不少人喜爱。古玺之学习,志在于古,刀下须有古意、古韵,使之简而不凋疏,细而不寒俭,内蕴充足丰富。观克年古玺,举重若轻,巧心营构,趣大于理,是生动之至,它和汉印一路正是风格美感之美端,比照观之能见克年心机浩荡,求索有道,可以致远。
(朱以撒,男,1953年生,福建泉州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大明庐艺话
陈克年
■书画诸艺,当让人心生静气,故能心无物碍,能怡心陶情。而今世嚣嚣,书画让各色人等内心沸腾,以为有利可图,可悲可叹。
■今世书画家病在三缺:一缺品格,诸多混迹于书画圈中人,貌似书画家,欺行霸市,坑蒙拐骗,实则文化骗子;二缺担当,担当为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之社会责任也,纵然非为权贵,亦当时时三省,不昧内心,传达善良;三缺文化,书画家当作文化人,而当代书画家可作文化人者,鲜也。
■某公笑话书画家无文化,称将书画家协会并入作家协会。然当代作家若是文化人,有几人能写一手不辱斯文之字。纵然获得诸多奖项,恐那等大著亦难传之久远。奈何奈何!
■当代书法,实多不堪。稍有古人皮相,便可获奖叫卖谋利,遮住作者落款,不知书者为谁。生个儿子如隔壁老王,如此作品,大抵不足观也。
■为艺者当思“三心二意”:慧心者,是为有此慧根者,方可努力为之,否则难成气候。有志者事竟成,非也,譬如五音不全者学音乐,纵日日苦练,徒费心力耳;恒心者,当有寒暑不废、矢志不移之精神,否则难有大成;净心者,是为心无旁骛,一心问学,否则难脱俗也。今世之为艺者,多受孔方兄蛊惑,故真能净心者寡。古意者,在于对传统之理解与体现,非食古不化、与古为徒者;新意者,在于契合时代与心性,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者。
■余习艺问道多年,向以“三不”自警:一不迷信权威,今世之权威者,多为因“权”而“威”者,此中威风,与地位利益纠缠,关乎学问无多,故可不迷;二不迎合媚俗,为艺者责在引领,非为迎合,为艺在人,高下在心,引领者步向高处,迎合者趋向低处,低处有利,高处有艺;三不脱离传统,传统者,艺术之根也,传即传承发扬,统乃至统摄、正统、大道也。是故,余曾镌“喜新不厌旧”印也。
■习艺多年,余心不敏,无缘得甚秘诀,也不信捷径之说,故惟埋首辛劳,以期寸进。某日,有年少者于我求诀窍,答:没有。来者悻然。羲献而下,有几人嫡传多代?今日市场经济,名家之作动辄数万之巨,若有诀窍,大约也不传外人,何苦来哉。古人云:富不过三。老子英雄儿好汉者,鲜也。
■余尝与友人闲话,凡为艺术,能享大名者,必有“四要”:政治背景,学术能力,经济基础,健康长寿。政治背景者,释怀素《自序帖》中云:“谒见当代名公”,现时亦然,何者?其中可窥见其妙。但此非人人轻易可得,既需造化,也需因缘。散翁名动日本,若无中日建交,机遇也是妄谈。民间有云:大树底下好乘凉,是也;学术能力者,盖一艺能成,非钓名窃利者所能为,当有吞吐今古海纳百川之胸襟,更需高屋瓴文心雕龙之禀赋,不然,浮誉沽名,一缕风吹尽散;经济基础者,马克思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今日市场社会,百般繁荣,有赖经济也;健康长寿者,书画一艺,非同娱乐,能一曲名天下。古人论书画,向有人书俱老之说,又世人多尊寿者,故书画一途,若无高寿,则难享大名也。四者相互影响,虽为艺者多有此心,然真能得之者几人矣。
■印虽小道,容量却大。关乎学养、胸襟、态度、禀赋。有人一生辛勤,却难有佳品,不见顿悟与才情,拾人牙慧。善学者则能左右逢源,熔古出新。古人云: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惟善学为高,学习亦当择善而从之,取法乎上是真。今人未必逊古人,古人也曾是今人。
■篆刻家或不如书画家幸运,何哉?篆刻家需笔墨滋养外,尚需体力劳动,而书画则大不同。再者,篆刻家成熟期长而创作期短,古稀后篆刻家动手则少矣,而挥毫泼墨则无妨。而篆刻家润格与书画相较则远之矣,奈何,奈何。
■今世之书画家多重笔墨而拙于文辞,涉印者更为鲜见。落笔不敢题款,或秃顶著粪,难见风雅。曾见某画家雪景山水,钤“溪山春色”一印,令人侧目。印之于书画,当有点睛之妙,其文辞、雅俗、风格、大小、位置,皆须经营,其中高下,自然有别。此理虽显,其实甚难,非不为,实不能为也,真是憾事。余多年以诗书画印自娱,褒贬有之,余心自甘,因有俚语:老身无愧寄微尘,天地逍遥自是真。世态人情留纸上,诗书画印养精神。
■写生之妙,在于造化天然,天地万物,尽可一寓于目,非书斋闭门所能得也。故写生之作,多鲜活生动,常有意外之趣,虽然经营亦多可观者。然写生之取舍,亦是自家胸中所有,若胸无点墨,纵千般锦绣,恐难有佳境也。
■古人论写人物,常说传神阿堵之间,西方有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人物画形神兼备为高。中国传统人物,尤重笔墨之关系趣味,以意为之,虽言传移摹写,已是自家襟怀也。
■余曾见某公谈笔墨之妙,所言高情远致,令人敬钦,而其笔下则萎迷不振,难见高心,此或为眼高手低,或为诓世语也。眼高手低则罢,诓世则可憎。
■余生性疏懒,不谙世事,痴迷书画三十年,未有名利之想,只在陶冶心性,故可谓胸无大志,不以虚名诓世,不以蝇利累身,随心所欲,日日辛勤,诗书画印聊寄逍遥。然造物厚我,师友不弃,竟以笔墨博些浮名蝇利,亦吾等痴人之幸也。然余自知,拙笔当多检讨,以谢诸方厚爱!
■某日,一友人持印稿来我单位,欲索我文字以为粉饰。但看其所作,全然只是兴趣,貌似写意,基本无什法度可言,更难窥艺术之意味与意外。遂递上一本刊有工稳印之杂志,以期来者能明白:篆刻一道,非写意即比工稳高明,或工稳即比写意难能。不以工写论,当以高下论,不然则不足观也。然来者不以为然,至此则无话可说。为艺之道,难在眼高手低,其实此中不惮手低而惧眼低。譬如楼顶风景,人在三楼,只能看到二楼以下,若想当然以楼上亦如此,则大错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层楼更上,何其难哉?!
■古人造词,多有意思,譬如“名利”二字,有名即有利,故有人不择手段争名夺利,其中门道不一而足。窃以为,为艺之人,可以有点“小名”,因为如果真是“无无名”,恐怕其人与艺术无什机缘,也难有知己同道可以交流。未必要有大名,虽然名满天下有诸多好处,但恐与艺术与快乐则相去甚远。若某耄耋画家,因为名气太大,故而难得清静。试想,身登峰顶,几人能及?但其也难免俗,可以拒绝县长、可以拒绝市长,但估计很难拒绝省长,如此这般,快乐无多矣。无名想有名,有名肯定累,舒志且怡情,不为名遭罪。识者应笑我之痴愚也。
■ 克年座右:敬畏传统,滋养文心,关照时代,图写自我。
《印学联盟》为长三角美术家网开设的主题专栏,专栏由“印学杂谈”、“篆刻欣赏”、“创作点评”、三个子栏目组成,旨在通过大家的参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篆刻艺术,为推进挖掘篆刻艺术的发展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印人简介:陈克年,安徽含山人,现供职于南京市文联,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诗书画印作品千余幅(首)散见诸报刊,书法先后获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铜奖,首届沙孟海杯书法展全国奖,全军书法展一等奖,第二届江苏书法奖获奖,空军蓝天文艺创作奖最高奖,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提名奖,第六届南京市政府文艺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国第八、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全国第五、六、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首届鉴古开今全军书法大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主题创作暨全国基层巡展,诗书画印入展“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论文入选当代书法创作研究暨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国际论坛等;有诗集《大明庐吟稿》《陈克年书画艺术》多种正式出版,曾为《扬子晚报》撰写专栏文章,艺术主张:敬畏传统、滋养文心、关照时代、图写自我。
编辑:亦一
主编:根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