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公共艺术中的“战争叙事”

时间:2022-11-04 14:33:54 编辑:晓钟
分享至

文/文野


图片


■编者按

今天,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发出“艺术何为”的疑问时,公共艺术因其在公共领域的广泛参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延伸与拓展的思路。在当代,公共艺术作为公众参与度较高的艺术类型关系到公众的介入,公众权力的凸显,尤其是公共艺术中所具有的“公共性”正随着时代推进而融入得日益广泛且拥有新的含义。公共艺术可以是一个公共场域中的锚点,同时也如同历史的“铭文”般记录、参与着当下社会历史进程。在其不断扩展的进程中,公共艺术不断呈现多种样貌,一些学者根据它的外在形式暂且将它划分为“功能性”、“结构性”和“叙事性”。其中“叙事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多为不同场域的角逐与对话。从某种程度而言它使艺术跨越了原有的范畴而进入到公众议事、公民权利的场域中并在材料的选择、表达的形式以及作品的构思上以一种更有启发性的面貌出现。


本期「EACH 观察」,我们将聚焦在公共艺术对战争的叙事和表达上,通过具体案例来剖析、呈现公共艺术在阐释“战争”这一主题时背后所体现的叙事的严肃性和永恒性。据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公共艺术不再是基于外观上的“特别”和物理空间的“公共”,而是将“公共”和“永恒”的意义扩展至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的精神观念中。


永恒的记忆:

公共艺术中的“战争叙事”


当20世纪80年代,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作品《倾斜的弧》被放置在纽约的联邦广场上并引发激烈的争论时,其不仅对90年代之后的公共艺术话语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公共艺术话语进入围绕民主之意义的政治斗争场域奠定了基础。伴随着社会政治的深入和艺术逐渐走向社会,走进公众,公共艺术开始具有一种人文关怀,“为公共文化中的公平提供重新想象的表现形式”、“建立共识以重新定义观众与社群的关系”、“反思战争所带来的影响”等议题越来越被艺术家视为责任。同时,公共艺术不再只是表现艺术家个人价值观念的艺术作品,它开始走进日常生活,逐步与城市构建、社会政治、心理疗愈甚至和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更加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


图片

《倾斜的弧 (Tilted Arc)》,理查德·塞拉 (Richard Serra),1981年


人们如何去理解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杀戮、血腥、暴力、创伤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直持续不断的。时至今日,人类似乎总是无法避免通过战争和武力来解决争端,与此同时,人们对和平的期望也一直未曾停歇。长久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记录着战争,试图以此方式使暴力定格并让人予以反思。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战争和艺术就如同一对矛盾体,战争摧毁人的希望和信仰,而艺术又在此废墟上将信仰重塑。追溯艺术史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家们将“战争”视为一种叙事对象,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表现战争的残酷性,以此反映现实并以艺术叙事的方式介入社会生活,表达对战争、社会、人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从社会意义上看,战争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与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同时又影响着国家、政治、民族文化等意识形态和民族认同等相关问题。公共艺术中对“战争”的表现,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实质上都是艺术在走向社会、介入生活的过程。同时,由于战争所引起的社会共鸣和揭示的公共创伤,在公共艺术的表达中往往汇集着艺术与公众的“共同情感”。


图片

埃及“纳米尔石板 (Narmer Palette)”刻绘了纳米尔国王统一上埃及和下埃及时的战争


从古至今,战争对艺术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艺术中对于战争的描绘不曾停歇。在古代艺术中,例如古埃及王国时期的“纳米尔石板”便记录了第一王朝法老纳米尔统一上、下埃及时的战争,又如中国封建时期统治者往往会通过筑造大型的碑文、造像来记录战争。上述艺术遗迹,它们大多通过此种形式记录战争以此展示国家的绝对性军事力量或者统治者的丰功伟业。到了近代,随着人“主体性”的确立,艺术家们开始选择用记录战争来怀念历史或者影射当下,例如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 1748-1825)创作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代表作《荷拉斯兄弟宣誓 (Le Serment des Horaces)》,艺术家以罗马与伊特鲁里亚的战争为背景,选择了荷拉斯三兄弟出发前向宝剑宣誓“不胜利归来,就战死疆场”的场面,既纪念歌颂了罗马的历史,又用荷拉斯的故事激励着当时正处于革命中的法国人民。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使“战争”与“艺术”的关系经历了巨大转变,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艺术在遭遇战争洗礼的同时被战争影响而催生出了新的艺术观念、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媒介形式。艺术家们开始创作带有反思和社会启发意义,表达强烈个人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从而对战争做出深刻反馈的作品,例如现代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立体主义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创作的《格尔尼卡 (Guernica)》。《格尔尼卡》诞生的背景是1937年西班牙内战时纳粹德国对西班牙格尔尼卡城进行的轰炸,艺术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轰炸后的格尔尼卡城支离破碎的场景。


图片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的《格尔尼卡 (Guernica)》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轰炸后的格尔尼卡城支离破碎的场景


当下,“战争”作为关乎全人类命运的社会议题,围绕其创作的艺术作品逐渐转向对人类创伤记忆的表达,艺术家们对于战争主题的创作越来越倾向于对个体感受的表达。在公共艺术领域,除了具有强烈纪念性意义的公共雕塑,艺术家们也常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媒介来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和平的向往。比起对战争本身的讨论,公共艺术家们更加在意其背后的“人”,无论是被无辜杀害的人、还是失去家园的战争难民···都成为公共艺术家们关注并表达的对象,为此,艺术家们用艺术解构、反抗、批判战争希望以此方式激发人类共有意识,以“诗性而崇高”的艺术表达它们对人类命运的永恒关切。

图片


当一颗子弹穿过镜头

摄影师来不及按下的快门

是他生命最后的定格


图片


在克罗地亚 Cukur 山顶上,矗立着这样一个圆环。它由坚硬的不锈钢塑造,包裹着一块被弹孔穿过的玻璃。每一个到访的人,需要走过一条铺在草坪上的混凝土石板弯路。地面上的每一块石板,都是属于一个人的年度纪事,直至最后一块空空如也——那是戈尔丹·莱德勒死去的那一年。


图片


图片

地面上的每一块混凝土石板都刻有戈尔丹·莱德勒的年度纪事


1991年8月10日,摄影师戈尔丹·莱德勒在这里被狙击手击中。作为克罗地亚广电的摄影师,他报道了全国各地的克罗埃西亚战争。24 年后,NFO建筑事务所与雕塑家Petar Barišić共同设计的“戈尔丹·莱德勒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艺术家们用“破碎的景观”直面了事件的真相。


图片

面对着乌纳河谷壮丽景色的纪念馆是建筑与雕塑的融合体


图片


这是极为朴素的纪念方式。它提醒人类不要对战争的残酷失去感知,不要纵容苦难的发生。为了不忘却的纪念,人类回望历史,会发现所有经验都指向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图片

圆环中的玻璃被弹孔穿透,象征着狙击手射向戈尔丹·莱德勒的子弹


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们在战争中失去的不是对生活的向往,而是全部的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3月14日,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歌剧院前,有一位名叫瓦莱里娅的 5 岁女孩向世人展示了她的微笑。5 天前,因为战乱,瓦莱里娅和妈妈一起逃亡波兰。跨过边境线的那一刻,瓦莱里娅露出了她的笑容。

而这一瞬间,被驻守在波兰边境的乌克兰摄影师拍了下来,并上传到社交媒体上。


图片

JR将瓦莱里娅的照片打印在约40米长的防水布上


法国街头艺术家 JR 注意到瓦莱里娅的照片。在他看来,这个小女孩代表未来,她让人们想起了乌克兰人为之奋斗的目标。JR 将这幅照片打印在一张约 40 米长的防水布上,并带着这幅作品前往波兰边境,步行入境乌克兰。


图片

2022年3月14日,在乌克兰利沃夫歌剧院前,JR同志愿者们协力展开“瓦莱里娅”的巨幅照片


图片


在利沃夫歌剧院前,JR 与数名志愿者一起缓缓展开画面。令他们意外的是,街上的乌兰人看到后纷纷自愿加入,最终有超过 100 人参与了整个行动。不仅如此,这幅作品还成为将在3月28日发行的《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为“乌克兰的韧性”。


图片

美国《时代》周刊3月28日刊的封面《乌克兰的韧性》


JR 告诉瓦莱里娅:“你的笑容照亮了整个世界;你会提醒所有在乌克兰上空飞行的人,我们需要保护像你这样的人。” 


图片

“瓦莱里娅(Valeriia)”在意大利威尼斯的 Scuola Grande della Misericordia 展出


这不是 JR 第一次关注移民问题。2017年,JR 在美墨边境举办了一场大型的“边境野餐”。他邀请了乐队演奏,一半在墨西哥,一半在美国。同时,JR 将一个巨大的墨西哥儿童的摄影作品安置在墙上,以呼吁公众关注因为战争而陷入困境的流亡者。


图片

JR于2017年在美墨边境创作的大型项目“移民,边境野餐”


多年来,JR 借由艺术创作,直面正在发生的一切。而他的作品之所以如此打动我们,是因为拥抱和平是人类永恒的愿望。无论何时,我们都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免遭流离,绽放笑容。


图片

艺术家JR与他在美墨边境树立的巨幅作品“巨人,Kikito”


图片

在墨西哥境内“Kikito”与美国边境巡逻的士兵对视

图片


2021 年 10 月 4 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人们沉默地走过一堵由煤炭制成厚墙,他们停下来抚摸穿透墙体的水晶,或低语,或流泪。这是塞尔维亚传奇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为纪念在“犹太人大屠杀”中丧生的犹太人而创作的互动装置——“哭泣的水晶墙”。


图片

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c) 于 2021 年 10 月 4 日在乌克兰基辅的巴宾亚尔 (Babyn Yar) 旁边表演她的作品“哭泣的水晶墙”,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的大屠杀之一


图片

这堵长40米、高3米的“黑暗之墙”由乌克兰矿山的无烟煤制成,上边安插了93支石英晶体


作为耶路撒冷哭墙的象征性延伸,阿布拉莫维奇用乌克兰矿山的无烟煤建造了这堵长 40 米,高 3 米的暗黑之墙,并在墙面上安插了 93 支石英晶体。在艺术家看来,这是一堵“治愈之墙”。它并不仅是为了铭记创伤而创造,更是为了给予人类警醒和宽恕的力量。她希望通过触摸墙体上的水晶,人们可以将个人情感与集体创伤重新连接,并在这里思考、回忆、反思。


图片

当人们与它互动,这面墙便被賦予了灵性


图片


阿布拉莫维奇曾说道:“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总会有暴力,总会在某处发生战争,总有一些我们作为人不应该做的事情。而我喜欢通过创造艺术作品的方式来说:停下。”

当荒谬统治世界,唯有爱,才是希望。


图片

夜晚的水晶墙


图片


图片


冰岛雷克雅未克的维迪岛上,有一座白色灯塔。它由许多单独的灯组成,连接在一起形成光束。这是日本艺术家小野洋子为纪念约翰·列侬树立的纪念塔。


图片

“梦想和平塔”坐落于冰岛雷克雅未克的维迪岛上,在每年约翰·列侬诞辰日点亮


图片


2007 年 10 月9日,约翰·列侬诞辰当天,梦想和平塔落成点亮。之后每年列侬生日,灯塔都会亮起,一直持续到他的遇难日 12 月 8 日。今年 2 月 25日,为了呼吁和平,梦想和平塔破例点亮。小野洋子在给公众的亲笔信中写道:“请与我一起,不仅在 10 月 9 日纪念约翰,还要一起传播和平的声音。”


图片

由于冰岛的独特气候,《梦想和平塔》在不同时间点亮时极其不同


图片


为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现年 89 岁的小野洋子不仅点亮了梦想和平塔,还在本月联手伦敦蛇形艺廊和艺术组织CIRCA,在全球发起「IMAGINE PEACE」活动。她借由城市中心大型广告牌,在世界各地持续发声,号召人们一同「想象和平」。


图片

小野洋子在世界各地发起「IMAGINE PEACE」活动


20世纪60年代以来,小野洋子就与约翰·列侬一起透过音乐、艺术等手段,表达对战争的反抗和对和平的追求。「IMAGINE PEACE」艺术装置源于 1969 年,小野洋子与列侬曾在多个城市发起「War is Over」的广告牌宣传,还曾在两人蜜月期间躺在床上高举「Peace」标语接受媒体采访,借以传达反战意志。而被称为“列侬送给世界最伟大的音乐礼物”的歌曲《Imagine》,至今仍回荡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场。


图片

上个世纪,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一起发起「War is Over」项目


图片


图片

1969年3月25日,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蜜月期间在阿姆斯特丹为呼吁和平而躺在床上接受采访


五十多年过去,列侬离世,小野洋子仍坚持用她的方式促进和平。可究竟要到什么时候,和平才能不止步于“想象”,而成为现实呢?

图片


2018年,法国夏乐国家剧院上演了这样一支舞蹈:舞者们在铺满水的舞台上翻滚;他们连接又失散,激昂又无助。他们试图穿越水雾,却一次次淹没在水中。这是法国编舞家拉希德·乌兰登的作品《穿越黑夜》。


图片

由拉希德·乌兰登编舞的作品《穿越黑夜》于2018年在法国夏乐国家剧院上演


图片

舞者们在铺满水的舞台上翻滚、舞动


图片


他邀请 56 名专业舞者、29 名来自巴黎高等学校的儿童和 12 名未成年移民一起,用舞蹈的方式呈现了关于“移民”和“流亡”的图景。比起地理上的离散,乌兰登更专注于难民儿童精神上的流亡。为了创作这部作品,他与孩子们一起工作,聆听他们的故事,并试图治愈他们的孤独和疏离。


图片

这场舞剧演员包含了56名专业舞者、29名巴黎高等学校的儿童和12名未成年移民


图片

谈论流亡,也是为了揭示身体与地方、空间的联系


这是艺术家关照、探讨难民话题的角度,即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表达超越语言界限的,沉默的颠沛流离。在舞蹈中,我们听到那遥远而喑哑的声音,那是每一个流亡者,无法消解的思念和祈愿。


图片

一席海岸铺设在里昂歌剧院的舞台上,这片海作为非洲,亚洲,欧洲之间的一个连通之地


图片


尽管艺术或许不能驱散流亡者心中的黑夜,但至少我们可以守望一个更明亮的未来。


图片


上述案例中,艺术家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艺术表达引起公众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承担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本质是残酷的,但借用德国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话而言:“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战胜意外事件,必须具备两种特性:一是具备在这一加重了的黑暗中仍能发出一些内在微光,引导他走向真相的思维能力;二是具备跟随这一微光前进的勇气。”虽然冲突和战争仍在持续,但走向“公共”并试图唤起观众互动和参与,实现现实与情感合一的公共艺术,至少可以让这个看似正在分崩离析的世界留有可以被治愈的希望之力,在这裂痕中闪耀着人性的微光。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在艺术领域常被论及的关键词——艺术疗愈(art therapy)。艺术疗愈是近几年逐渐被普及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艺术做为中间媒介,利用其富有创造性和具有感受性的心理信息帮助整合个体内在自我意识和人格重建,从而解决情绪冲突,缓解人们压力促进个体心理成长并改变生活状态等。

艺术疗愈的对象是整个社会,这本身也是艺术介入社会的过程,而公共艺术家对战争话题的讨论和表现,实际上也在履行公共艺术的疗愈功能。现代艺术以前,表现“战争”主题的艺术作品往往是以表现战争本身为主,而现代艺术以来艺术家们则更加关照战争背后的“人”。无论作品呈现的是哪一场战役,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还是在于艺术家们试图用艺术的方式疗愈公众的创伤、唤醒人们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


“公共艺术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中,公众的参与和互动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其能不能真正实现公共性最重要的一点。另外,我们对于公共艺术的认识也不能只停留在它多样的媒介、夺目的外观或者是广泛的物理空间上,因为公共艺术在有关社会议题的表达上传递的观念和意义,对公众的唤醒、激励或者疗愈是永恒的,诸如日本前激浪派艺术家小野洋子的梦想和平塔,跨越几十年,当它点亮时,仍然是一种永恒的记忆。



——来源 : 艺文力